欢迎光临青海省妇女网

营造文化氛围 共创和谐家园

发布时间2014-03-26 09:09:21


    祝方太家庭三代共有14口人,多年来,全家14口人团结和睦、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积极进取,努力丰富家庭文化生活,创建和谐家庭。祝方太、余昌桂老两口退休前都在省市文化部门工作,受老两口的影响,他们的儿女都从事与文化有关的工作,这也为这个家庭建立独具特色的家庭文化奠定了基础。
    1995年7月,为了更好地促进家庭文化建设,在全家人的倡议下,一份散发着淡淡墨香的祝家《家报》试刊号问世了,从此,一期接着一期,凝聚着家中每个成员的深情和厚爱,《家报》紧紧围绕家庭文明建设,自己撰稿、自己编辑、自己打印,从“谈心亭”到“家常话”,从“个人谈家”到“读者来信”,从“书画欣赏”到年年评比的“家庭十大新闻”,有的写教子,有的写妻颂,有的写母子情,有的写姑嫂爱,《家报》成为全家人抒怀和练笔的一块阵地,成为家庭成员相互沟通的桥梁。十多年来,《家报》的内容不断丰富多彩,形式更加生动活泼,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到目前为止,《家报》已先后印发20余期,《家报》的影响也日益扩大,读者也由过去仅限于家庭成员和直系亲属逐步扩大到家庭成员的朋友、领导,原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曲青山对《家报》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家报》是促进家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好形式和有效载体,《家报》为丰富家庭文化生活、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灵沟通搭建了有效桥梁,起到了学校和社会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除了创办《家报》外,他们还结合家庭特点,围绕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情操举办了一系列家庭文化活动。青海山川秀美、文化多样,素有大美青海之称。在家人的倡议下,家庭摄影展应运而生,“草原风光”、“经院”、“雪韵”、“园中人”、 “一点红” 等一大批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摄影作品相继推出,2002年春节“家庭首届摄影展”隆重开幕,精心创作的313幅作品呈现在家人面前,全家人看着自己的作品入选参赛,个个脸上露出成功的喜悦。摄影创作又引发了祝方太老人的绘画创作热情,他利用充裕的退休时间,参加老年大学绘画班学习,创作了一批富有生活情趣的绘画作品。并将多年创作的诗歌、散文、绘画作品汇集成册,出版了《高原情》诗文集。
    新春佳节是阖家团圆、欢乐喜庆的节日,围绕过一个欢乐、祥和、文明的新春佳节,特别是给未成年的孩子们创造一个欢乐文明的家庭节日气氛,从1995年起,每逢新春佳节都举办家庭迎新年联欢会,节目丰富多彩,有老俩口演唱的“夕阳红”、童声四重唱、夫妻合唱、相声、数来宝、顶气球、猜谜语等等,在欢声笑语中把家庭联欢会推向高潮。在美好的季节里,家人走出户外,走进大自然,享受美好的田园风光,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
    家是驿站,是每个人风雨人生中最可靠、最温暖、最甜蜜的港湾。随着家庭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文化品味的不断提升,由家长祝方太作词,青海作曲家王洪光谱曲的《家歌》也随即创作出来了,全家人每逢家庭联欢晚会上都要集体合唱,从中得到愉悦,汲取力量。歌词中这样唱道:“我有一个温馨的家,我们互相体贴,互相关怀,同甘共苦,贫富相依,家给我情,家给我爱,家给我力量和希望。我有一个温馨的家……我有一个可爱的家……我有一个美好的家……我爱我的家”。这首歌唱出了全家人的心声,唱出了全家人的追求。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祝方太一家人在家庭精神文明建设中始终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每当家人团聚时,大家围坐在一起,话国事、说家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开展有益的漫谈,有时甚至父子、夫妻、兄弟、姊妹互相辩论,探求真理,辩明是非,消除封建式的耳提面命的家教方法,大家感到心情舒畅、形式活泼、气氛宽松,这种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文化氛围感染和熏陶着家庭的每一位成员。
    2012年已八十高龄的祝方太老人在家不慎跌倒,经医院诊断为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住院三个多月,期间,全家人悉心照料,关怀备至,特别是三个儿媳和女婿在丈夫、妻子工作繁忙的情况下,主动承担起照料公公、岳父的义务,从办理住院手续,到费尽心思调剂饮食,从百计千方寻找药品,到熬夜守护,尽心尽力,使老人的身体得到康复。在家庭关系中,最难处理的就是婆媳关系、姑嫂关系和妯娌关系,祝方太的女儿祝萍有三个嫂子,多年来的相处增进了亲情,有矛盾不回避,有困难互相帮,情同亲生姊妹,她在《家报》“姑嫂情”的文章中说道:“我很庆幸有三个好嫂子,在嫂子们身上,我学到了她们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家庭的无私奉献,对老人的百般照顾,对儿女的细心呵护。我的嫂子就像姐一样亲,我有三个比姐还亲的好嫂子。”在日常生活中,一家有事大家帮,形成了一种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亲情关系。
在努力建设家庭文明的同时,全家人关注社会,回报社会,青南地区发生雪灾,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发生特大地震,南方地区发生冰冻灾害都牵动着全家人的心,捐款、捐物,心系灾区,奉献爱心。
    一个大家庭,十几个成员齐心协力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大家一起办《家报》、创《家歌》,把日子过得多姿多彩,让人在称赞之余,又生出羡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