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青海省妇女网

赶往救灾的路上--张黎娟民情日记选载

发布时间2012-04-05 13:49:00

 
赶往救灾的路上--张黎娟民情日记选载
作者:权益部 出处:省妇联 加入时间:2012-4-5 浏览366
 
3月20日 晴
3月20日下午,分管副主席谢琼找我,有一项重要任务要交给我和组织部王晓战同志去完成,就是将省妇联和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为果洛受雪灾的妇女儿童募集到的救灾物资安全运送到果洛,一同前往的还有青海电视台“百姓1时间”栏目组2名记者。由于时间紧迫,接到任务,我和王晓战同志就与果洛州妇联进行衔接,在基金会的倾力配合下,一切准备工作就绪。
3月21日,我与王晓战、青海卫视“百姓1时间”栏目组记者一行7人,不畏工作条件的艰苦、高海拔气候的挑战,欣然领命,随着满载御寒衣物、棉被及粮油的物资车,载着妇联党组的重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厚望,在机关干部职工的目送下驶向果洛灾区。出发前,张黎主席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对灾区妇女儿童的深情厚谊,顺利完成任务。一路上,我们翻山岭,过草原,在领略大自然风光的同时,两位记者在讨论和策划此行节目的录制方案,与我们相互交流。司机赵黎刚从部队转业话不多,但驾驶技术非常老练,也很是风趣幽默,他与王晓战都是军人出身,免不了会聊起军营生活,为我们消除旅途疲劳增添了不少乐趣。看着记者们对自己事业的执着,驾驶员对工作的敬业,感动之余给我更多的是激励和鼓励。经过10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与颠簸,晚上10点半时终于安全抵达果洛州府所在地大武,在州妇联与州接待办主任的陪同下我们简单吃了点就回到宾馆,与州妇联王风霞主席一起讨论第二天的物资发放仪式和分配方案,送走王主席后,我才感觉将沉甸甸的担子卸了下来,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心想可以睡个安稳觉了,此时已经是午夜12点多了。
传递爱心 扶危解困
3月22日
大雪无情、人间有爱。今年元月上旬以来,我省果洛州连续遭遇强降雪,当地牧民生产生活遇到了极大困难。据统计,果洛州所属的甘德、达日、玛多和玛沁四县受灾尤为严重,农牧民群众缺医少药、缺粮、缺保暖衣物等必要的御寒物资。灾情发生后,灾区妇女儿童的生产生活状况时时牵动着妇联干部的心。省妇联党组高度重视,及时了解受雪灾地区妇女儿童生产生活情况和面临的主要困难,并就如何做好灾区妇女儿童扶危解困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组织机关各部室和青海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为果洛地区受雪灾妇女儿童筹款筹物,第一批价值10万元的救灾物资于3月5日运往重灾区甘德县,帮助她们战胜雪灾、战胜困难。
近期,在省妇联和青海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的辛勤努力下,再次募集到了总价值20余万元的物资:上海商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慈善总会、西宁汇成水利水电建筑有限公司、上海王海语女士等捐赠的20余吨粮油,天津兆泰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捐赠的400套保暖内衣及省体育局产业开发中心捐赠的棉被、棉大衣等。从玉树大地震到果洛雪灾,从关注单亲母亲到“三孤”人员的救助等等,我们都得到了全国乃至世界爱心人士和企业的鼎力相助,他们无私的奉献和大爱之举,一次又一次感染和激励着我们。妇联组织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将党的惠民政策和社会各界的温暖传递到所有妇女姐妹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一定要结合当前维稳工作,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物资统筹分配,真正做到扶危、解困、保稳定。同时,更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按照援助方的意愿做好物资的签收和发放工作,要把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爱心和真情传递到每一位受援家庭成员中,鼓励她们树立信心,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和互助,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做实。
体验疾苦 问计于民
3月22日 晴
清晨,天高气爽,空气中弥漫着草原特有的清香,我们吃完早餐前往果洛州大武镇河源新村,这是玛多县的移民新村,离州府不到5公里,参加在那里为甘德、玛多、达日三县妇联举行的物资发放仪式。此次活动得到了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州人大副主任诺儿德、副州长王华杰出席发放仪式并讲话。我们到时,牧民妇女们已经开始从大车上卸物资了,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微笑,由于语言的原因,尽管我与她们无法交流,但从眼神中可以感受到她们的热情和感激之情,当记者通过翻译与她们交流时了解到,在党和政府及大家的热情关怀和帮助下,她们在受灾较重地区的亲戚们基本上已度过难关,只是后续产业的发展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发放仪式结束后,我们立即赶往甘德县大武格桑滩移民新区,针对移民区妇女儿童生产生活情况开展调研。
德宗,33岁,一位单亲母亲,6口人,母亲还有三个孩子,丈夫在半年前不幸遭遇车祸因治疗无效去世了,最小的孩子只有8个月大,因为其丈夫看病背负着16万元的债务无法偿还,问其原因,德宗的母亲未曾开口已泪流满面,拉着我的手,指着我们刚刚送过去的衣物和粮油,不停地说“呱真切”(谢谢),通过乡长谢热扎西了解到:他们现在除了前一段时间民政部门给的救济粮以外,就什么也没有了,今天你们妇联送来的物资可帮了大忙了,真可谓雪中送炭啊。听着扎西乡长的话,在场所有人的心情显得格外沉重。进一步详谈中得知,由于没有生产技能,德宗还有其他妇女只有在每年的7、8、9三个月在本地的藏家乐打工,每月能挣1200元贴补家用外,其余时间就只能拣点牛粪维持生计,生活极为困难,令我们欣慰的是德宗家两个孩子已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在寄宿学校上学。否则,那又该是什么样的情形啊……
离开德宗家,我们又先后走访了曲德、叶忠、华加、华毛、德巴等,她们的情况大多与德宗家相似,都是从游牧民族定居下来的,除了马鞭以外,可能不会有更多的生产技能,大多贫困都是由身体残疾、缺乏生产技能、对生育保健等健康知识相知甚少导致疾病缠身,丧失劳动能力,没有太多的经济来源,只能靠政府救济。看着眼前的一切,我思绪万千,心想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现状,除了政府组织和引导外,还要鼓励她们开展生产自救,这里妇联组织的责任很重,根据她们所思、所盼和所求,了解疾苦、问计于民、尽妇联所能,如:除了动员更多妇女藏家乐服务增加收入外,还可以开展扫盲行动,鼓励她们学习文化知识、藏服饰加工及手工制品的制作技术、妇女健康知识及法律知识的普及等等,从一点一滴、从小事做起,逐步培养她们的兴趣和特长,树立科学文明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建设稳定和谐新牧区,妇联组织、妇联干部任重道远。  

0